網絡巨頭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宣布,已經在旗下的擴展檢測和響應解決方案(XDR)中增加了對勒索軟件的檢測和恢復支持,可以為業務運營在勒索軟件攻擊后提供近乎實時的恢復。
當前,幾乎所有企業都具備互聯網基因,互聯網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比如勒索軟件攻擊可以說是每個企業隨時面臨的最頭疼的挑戰之一。
Veeam近日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VeeamON年度用戶大會上發布了一些關于勒索軟件的研究結果,突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統計數據,這些統計數據引起了各種規模企業的擔憂。
威脅情報小組Unit 42的事件響應案例顯示,攻擊者正采取愈發激進的手段向企業施壓,騷擾事件較2021年激增20倍。
當前企業面臨著更復雜的混合IT環境,同時勒索軟件和網絡威脅也在演變。其面臨的挑戰和網絡攻擊的數量及復雜性也隨之增加。
IBM近日發布年度X-Force威脅情報指數報告,報告發現,勒索軟件在安全事件中所占的份額略有下降,同時防御者在檢測和預防勒索軟件方面正變得越來越成功。
Veeam的這份報告簡要地介紹了數據保護和備份情況,以及物理和虛擬服務器、本地和云端之間的平衡。
面對需要快速做出決策的情況時,沒有企業愿意處于被動。為滿足企業數據需求,企業需要具備前瞻性的數據保護和管理解決方案,并將各種新技術與企業數據需求相結合,在應對網絡威脅時化被動為主動。
近日Veeam在VeeamON 2022大會上公布了Veeam 2022勒索軟件趨勢報告,結果顯示,網絡犯罪分子平均成功加密了47%的生產數據,而受害者只能恢復69%的受影響數據。
2022年5月我們迎來了 WannaCry 蠕蟲病毒爆發五周年紀念日,Check Point 軟件公司將在下文中聚焦勒索軟件發展歷程,回顧其攻擊規模如何不斷擴大,復雜程度不斷增加,勒索贖金不斷增加的五年歷史。
SonicWall 2022 網絡威脅報告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勒索軟件激增了232%,比2020年的數據增加了近3.19億次。
談到網絡安全,勒索軟件毫無爭議地成為2021年的攻擊“主角”——頻繁攻擊全球的制造業、能源、醫療等行業,給全球的產業產值造成了嚴重損失。
近日,瑞星安全研究院捕獲到了一個全新針對Linux平臺的勒索軟件——Sfile,因其部分變種習慣將被加密文件的后綴名附帶上目標企業的英文名稱,所以瑞星得知已有國內某企業成為該勒索軟件的攻擊目標。
據Veritas Vulnerability Lag Report (Veritas企業IT安全脆弱性報告)顯示:未來兩年內,企業將面臨由疫情催化業務轉型所導致的勒索軟件風險及IT安全漏洞風險。
最近一起或將成為有史以來影響范圍最廣的網絡攻擊事件——IT軟件服務公司Kaseya遭到的勒索軟件攻擊,就發生在美國獨立日(7月4日)之前的周五。在國內,某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曾表示國內重大節假日和慶典前后,海外網絡攻擊量常呈數十倍增長。
美國聯邦調查局周一發布聲明證實,Colonial Pipeline (輸油管)網絡此次遭遇的勒索軟件攻擊由一個名為 DarkSide 的專業網絡犯罪組織發起。